層次豐富的街道轉角空間、清新雅致的植物景觀、溫暖的木制休閑座椅……近日,位于海淀區雙槐樹路與田村路交叉口東北角的“綠色共享客廳”正式亮相。改造后的小微空間不僅成了居民的休閑空間,而且是傳承田村地區歷史文脈的“窗口”。
《北京豐臺區大紅門地區FT00-0504、0505、0513-0516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日前公布。大紅門地區將構建“兩軸四區、一帶多點”空間結構,依托南苑路和現狀大紅門路構建“禮樂”雙軸。
近日,通州區政府印發《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商務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商業品牌塑造工程,激發商圈發展新活力,建設一批新型消費商圈,加快傳統商圈提質升級,支持各類品牌首店首發,打造夜間經濟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區。
據“來安縣人民政府發布”,12月1日,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發布《來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進一步促進來安縣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記者昨天從市規自委獲悉,全市首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國土空間規劃及集中建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9年-2035年)》近日獲得批復。峪口鎮作為農業高科技的主戰場,要夯實生態本底,建設一流“農業中關村”,打造硬核農業中國芯。
近日,市發改委批復前門街道大江社區街巷胡同改造提升項目實施方案,麻城會館門前等11處節點將統籌改造。既要美觀,又要實用,此次改造旨在激發街區活力,以點帶面促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
東六環入地改造施工現場,“運河號”盾構機在運潮減河下40余米深處完成穿越,成功將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內;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部,千余名工人正搶抓工期,力爭“三大建筑”在今年底基本完工……
當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64.72%,城市已成為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主要載體。人民群眾對優質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健康安全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長,城市發展將更多體現生產生活生態多元導向,生產生活方式將加快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北京市住建委日前發布《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022年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要點》,其中提出,今年本市將重點提升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品質,要求6月底前,相關建設單位對去年竣工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回訪自查率、整改完成率應達到100%。
今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大幕即將拉開,“雙奧之城”再度迎來友誼的盛會。來自國際殘奧委會等機構的貴賓和各國運動員陸續抵京。
1600公里的軌道交通,“畫”出京津冀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90%的土地上,平均走500米就能遇到公園綠地;千兆寬帶接口占一半,讓千年古城愈發“聰明”……
24日,記者從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江西2022年度棚戶區改造開工目標任務為7.91萬套,基本建成任務為33842套。
2月16日,作為南昌市中心城區南部客貨運交通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昌第九座跨江大橋洪州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將為該市推進“東進、西拓、南延、北融、中興”發展戰略,助推大南昌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提供支撐。
2月16日,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網獲悉,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召開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動員部署會。此次會議提出,今年,河北省棚改目標任務是開工11.7萬套、建成10.5萬套,計劃投資436億元;全省將改造3698個老舊小區,完成148個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設。
記者從15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實事惠民生聚力謀出彩”主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省2021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共完成改造小區6065個,惠及居民71.53萬戶。連續三年,該省老舊小區改造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雄安新區2022年一季度43個項目日前集中開工,總投資601億元,主要涉及疏解項目、重大產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等領域。
為進一步完善住房體系,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2月8日,廣東省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東莞市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
2月8日,公眾號“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發布2022年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2021年工作成果,并對2022年的工作進行部署。對于房地產行業,報告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是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產